? ? ? 護理工作體現在臨床醫學的各個方面,直接關系到醫療質量,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社會對醫療衛生服務的滿意程度。近年來,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始終秉承“視責任為財富,視品質為尊嚴”的核心價值觀,堅持“德信為本、精醫于民、責任擔當、追求卓越”的院訓,圍繞醫院“258”學科發展規劃,不斷加強護理人才隊伍建設,激發護理團隊活力;創新“信息引領”,“智慧護理”,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患者就醫滿意度持續提升……通過多重舉措,推動醫院臨床護理工作高質量發展。
重視護理專科發展
創新護理人才高質量發展新思路
為進一步深化優質護理服務,滿足醫療服務更高層級需求,提升患者就醫體驗度和滿意度,2021年1月份,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特開設護理專科門診。目前開設的護理門診由經專科適任培訓獲得資格證書的專科護士出診,有PICC護理和傷口護理兩個專科門診。
目前,醫院有取得上海市護理學會PICC維護與穿刺適任證書5人,取得造口適任證書1人,傷口適任證書4人。一批有資質的專科護士不僅奔走在臨床,在護理門診、會診、查房、換藥、慢性病管理等領域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居民就醫更方便,還能降低負擔。護士只有打針拿藥作用的固有印象正在改變。同時,護理專科門診也開啟了護理服務由病房服務延伸到門診治療的新模式,對培訓專科護士隊伍、提高專業水平、提升護理工作內涵起到促進作用。
▲ 神經內科7A病區護士長李楠楠正在為患者進行PICC置管
這是醫院高瞻遠矚,高度重視專科護理發展的結果。自2016年起,醫院先后成立由護理部直管的傷口護理專業小組、靜脈治療護理專業小組、人工氣道專業小組,各專業小組通過臨床不斷實踐和積累,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工作模式,為醫院專科護士梯隊培養奠定了扎實基礎。
目前,PICC護理和傷口護理門診已經累計服務超1000位患者。院內,2022年傷口護理專業小組跟蹤壓瘡患者800人次,指導傷口評估及皮膚問題300人次,失禁性相關皮炎170人次。PICC護理專業小組,2020年以來累計留置PICC導管超1500根。
護士是醫院發展建設的中堅力量,專科護士是護理團隊中的專家,專科護理建設是為病人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的基石。正是認識到專科護理發展的重要性,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通過推進專科護士培養與管理長效機制的建立健全、專科護士培訓平臺和使用平臺的持續完善等舉措,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專科護理管理體系和質量體系,不斷擴大護理服務的延續性、協調性、整體性,實現護理高質量發展需求。
▲ 護理專科門診開啟了護理服務由病房服務延伸到門診治療的新模式
加強護理團隊建設
打造護理事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為全面落實“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深入推進優質護理服務,醫院不斷加強護理隊伍建設和科學管理,加強護理內涵建設,提高服務能力,促進護理事業發展適應醫學技術進步和醫學模式轉變,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肯定。
人才是強隊伍的核心。在人才培養上,對新招聘護理人員組織了規范的崗培及科室輪崗培訓,提高了專科知識與技能操作水平。舉辦各種培訓班,結合實際組織應急演練、教學查房、病案討論,提高護理人員的應急能力及處理疑難問題能力。除此之外,醫院加大護士專科培訓和進修學習力度,定期組織護理短訓,選派護理骨干參加上海市護理學會專科護士培訓。建立以臨床護理服務水平、質量及工作業績為導向,以社會和業內認可為核心的護士評價機制。并多次組織護士長競聘會、護師崗位聘任會等,拓寬護士職業發展前景。
▲ 開展床旁教學查房,提高護理教學水平,提高護士專業技術能力
此外,醫院實施護士分層管理,根據層級進行排班、理論和操作培訓、考核,有效發揮各層級護理人員的能力,也有效激發護理團隊內部活力,也營造了敢學比拼的良好氛圍,為完善護理學科建設體系、深化臨床護理發展內涵、增強護理科研發展動力、提升教學能力水平等提供了持續動力。
醫院護理團隊先后開展PICC置管術,為患者靜脈輸液治療保健護航;開展鼻胃空腸管置管術,解決患者反流誤吸問題。在護理科研上也是成果豐碩,論文《芝麻油在失禁相關性皮炎患者皮膚護理中的應用》被第五屆上海國際護理大會壁報交流錄用;論文《1例在DSA介入下處置PICC導管斷裂的案例分析》,發表于《現代醫藥雜志》;一種骨科手術換藥用套服,一種適用于膝關節及下肢骨折患者的輪椅獲發明專利;輪椅下肢抬高裝置,獲得2022年上海市護理學會骨科護理專委會第三屆骨科護理創新比賽三等獎。
▲ 輪椅下肢抬高裝置,獲得2022年上海市護理學會骨科護理專委會第三屆骨科護理創新比賽三等獎
推動護理信息化建設
探索護理效率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醫院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持續推進“智慧醫院”建設。智慧醫院的內涵是基于對物聯網技術的有效利用,增強與相關配套設施提供方的聯系溝通,建立綜合高效的管理體系,“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讓患者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2019年,隨著移動護理信息系統的上線,只需要手持一臺PDA(移動護理信息系統終端設備),借助無線通信網絡技術,護理人員掃描患者腕帶上的二維碼,患者所有的住院信息就可以顯示出來。并能對病區所有患者的用藥醫囑執行通過計算機核對身份和用藥正確與否,如果非本人藥品,PDA將拒絕執行并進行及時提醒;還能提供護士查房巡視簽到、護士內部語音呼叫;提供所有患者病歷文書、醫囑、檢查檢驗報告查閱;提供PDA護理計劃等一系列功能,實現了護士在床旁隨時響應和執行其全部護理工作。
▲ PDA輕松一掃,患者信息一目了然
“以前我們需要拿一堆紙質病歷夾逐個去核對患者的相關信息,比較費時間,現在通過這臺PDA,輕松一掃,患者的所有信息都出來了,不僅省時省力,還可最大程度減少差錯隱患的發生。同時將護士工作站擴展和延伸到患者床邊,大大減少了護士在護士站與病房間的來回奔波及文書書寫工作量,真正實現了將時間還給護士,將護士還給患者。”醫院護理部主任張秀娟介紹道。
目前,全院總醫囑PDA執行率達到99.06%。信息化護理管理系統在醫院全面使用,規范了護理工作行為,提升了護士工作效率,保障了臨床護理工作安全,提高了工作質量,逐步實現了護理管理的現代化、科學化、精細化,也實現了管理可視化,構建起了護理“全景指揮艙”,輔助臨床護理決策支持,促進護理科研的發展。
▲ PDA的全面應用,不斷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和質量
藥品物流配送是智慧醫院建設的重要一環。2021年,“送藥機器人”在醫院正式啟用。機器人可智能高效地完成藥品配送,為護理人員“減負”,使其有更多時間精力為患者服務;還可實現藥品物流全程可追溯管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盡可能保護醫患的健康和安全。
▲ 從藥房配藥到病區查驗簽收,送藥機器人順利完成“跑腿”任務
醫院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信息化支撐。信息化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就醫“新需求”的一個重要抓手,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將進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快打造數字賦能、整體智治新模式,為人民健康安全和醫院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上一篇:致敬不凡 禮贊天使|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召開“5·12”國際護士節慶祝暨表彰大會下一篇:員工生日會 | 邂逅繁花,共悅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