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當大家對“5G時代”翹首以盼之際,基于無線網絡技術的移動醫護信息系統應用,正成為醫院信息化發展的“新動能”。在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住院病區,隨著移動醫護信息系統的全面上線,一場臨床服務新變革正在悄然發生著。
擁抱互聯網 不僅僅為了“快”
目前,大多數醫院的信息系統以固定網絡架設為主,計算機終端放置在各部門的固定位置。
這種方式對于醫生辦公室、護士工作站等固定站點的信息需求是適用的,但許多場合這種有線的工作方式難以滿足臨床需要,如醫生為了查房需攜帶病歷,護士為了執行醫囑需打印各類執行單,護士在患者床邊采集患者生命體征需先記錄在紙上,回到護士工作站再重新錄入等。這樣的處理方式不但浪費人力和時間,而且容易因為重復輸入而產生錯誤,影響資料的一致性及正確性,有線的工作方式嚴重束縛了信息系統向臨床的深入。
進入21世紀,物聯網、云計算等網絡通信技術的出現和發展,使得移動網絡通信成為可能。
通過移動醫護信息系統,醫護人員可以直接在患者的病床邊記錄并儲存患者相關資料,并可隨時通過網絡從數據庫中獲得患者的醫護信息及所需的醫學參考資料,極大地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同時,系統會記錄下醫護信息項目的實際執行情況,對醫護人員的醫療質量進行監控,極大地提升了醫院的醫療品質。
可以說,移動醫護信息系統遵循著“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具有醫囑管理、藥典查詢、病案管理、體征錄入等功能,可以大幅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改善醫院護理管理,減少醫療差錯,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便捷高效 管床醫生配上了移動“秘書”
7月26日上午,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神經內科5病區主任李振并正帶領團隊查房。以往,查房時需要帶一沓厚重的病歷資料,既不方便現場查閱又費時費力。這次,醫生們手中卻沒有紙質病例,面前擺放著一臺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腦終端設備。查到哪一張床,患者所有的病史資料、影像學檢查、住院情況、病程記錄、用藥情況、各種檢查結果等均可從電腦上調閱出來,為制定后續治療方案提供研判依據。從今年7月起,這樣的“移動醫生工作站”已在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住院病區全面部署上線。所謂“移動醫生工作站”,是依靠先進的無線網絡技術應用,將醫院信息系統向病房擴展和延伸,以移動電腦為載體,把醫生從辦公室“解放”出來,實現診療的“床邊操作”。
▲ 以前查房,醫生要帶一厚沓紙質病歷資料
“患者74歲,有既往高血壓史……”,李振并主任團隊推著“移動醫生工作站”進行例行查房。只需利用鼠標在平板上輕點幾下,屏幕上便顯示出包括患者姓名、年齡、檢驗結果、醫囑等全部病歷資料。還可以隨時調出患者的影像檢查資料,在病床邊為患者進行講解。
▲ 李振并主任團隊利用“移動醫生工作站”進行查房
神經內科5病區現有住院床位94張,是醫院床位數最多的病區。在這里住院的大多數患者年事已高,行動不便。李振并主任表示,“移動醫生工作站”的投用,等于將醫生辦公桌“前移”到患者床前,方便醫生查閱患者各項住院檢查指標,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及時修正醫囑。患者和家屬也能隨時了解治療進度,增加了醫患間的溝通交流,進而提高患者滿意度。“就像給我們安排了一名移動‘秘書’,非常管用。”李振并主任這樣評價道。
安全可靠 護理“5R”的得力助手
正確的患者、正確的藥物、正確的劑量、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方法與途徑——這是護理給藥的“5R”原則。
??????? 然而,在對患者護理過程中,有可能在護理人員交接環節,以及在發藥、藥品有效期管理、標本采集等執行環節出現差錯隱患。
??????? 為了避免這些差錯,就需要護理人員及時得到和確認患者的信息。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新上線的移動護理信息系統,就可以為這“5R”保駕護航。
▲?除核對患者信息外,還可在病床邊實時更新數據
在醫院6A病區,護士武雪艷正在核查患者的護理情況。和以往不同的是,現在只需要手持一臺PDA(移動護理信息系統的終端設備),借助4G無線通信網絡技術,通過掃描患者腕帶上的二維碼,患者所有的住院信息就可以顯示出來。
▲ 輕松一掃,患者信息一目了然
四四方方,可一手掌握,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住院病區護士們配備的移動護理信息系統終端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PDA主要功能:
1、對病區所有患者的用藥醫囑之執行進行計算機核對身份和用藥正確與否的判斷,如果非本人的藥品,PDA將拒絕執行并進行及時提醒;
2、提供護士查房巡視簽到、護士內部語音呼叫;
3、提供所有患者病歷文書、醫囑、檢查檢驗報告查閱;
4、可在PDA上直接錄入患者體溫,以及各類評估表單累計達11種;
5、提供PDA交班功能,方便護士床旁進行交班;
6、提供PDA護理計劃功能,在患者入院或病情變化時可及時修改或增加護理計劃;
7、還有手電筒、計算器等其他輔助功能。
“以前我們需要拿一堆紙質病歷夾逐個去核對患者的相關信息,比較費時間,現在通過這臺PDA,輕松一掃,患者的所有信息都出來了,不僅省時省力,還可最大程度減少差錯隱患的發生。”武雪艷介紹道。
后記:一切為了患者
智慧醫院的內涵是基于對物聯網技術的有效利用,增強與相關配套設施提供方的聯系溝通,建立綜合的管理體系,提升醫院部門的服務質量,讓醫生和護士從不必要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更專注服務醫生與病人。8月1日起,全國實行智慧醫院等級評估,信息化水平將是智慧醫院等級評估的重要指標。信息技術為打造智慧醫院發展助力,提升了醫院服務能級與核心競爭力。
住院病區移動醫護信息系統的上線使用,標志著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向智慧醫院又邁進了一步。這使醫護人員有了更多的時間,為患者提供兼具安全與效率的高品質醫療服務,進而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滿意度,真正做到“把時間還給醫護,把醫護還給患者”,讓患者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